當前位置:

學院舉辦工科課堂教學創新專題研討會


——理論與實踐、通識與專業的有機融合

(通訊員 鄧軍)以“新時代高教40條”精神為指導,以學生學習成效和教師育人能力增強為落腳點,并以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射頻通信系統課程建設及其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為例,電子工程學院于11月25日在北校區行政樓第三會議室組織開展了《工科課堂教學創新——理論與實踐、通識與專業的有機融合》專題研討交流會,來自電子工程學院、通信工程學院、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前沿交叉研究院的30余位教師參加了會議。

首先,主講人鄧軍從“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如何更有效地傳授知識,從而立德樹人”這一核心思路著手,討論了利用線上與線下、課堂與實驗室、理論與實踐等多時空、多維度的教學資源,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與重構,從而達到師生共同交流、相互促進的目的。以電子工程學院的核心專業課《射頻電路基礎》的課堂教學創新為例,通過對理論內容的重構、實踐教學體系結構的建設,始終貫穿“工程需求為牽引”和“啟發式”,去引導學生掌握工程思維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接下來,以“師者當以授業為根本,更以立德為關鍵”為宗旨,鄧軍老師提出了課程思政案例建設創新可以采取將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有機融合,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精神所蘊含的力量,融入到專業的理工精神當中,更有效地傳播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最后,與會教師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從教學方法的創新、教學評價的改革、教學理念的改革、教學環境的建設、教學實踐案例的內容設計、教學團隊的建設與支撐、課程思政的設計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射頻電路基礎》課程負責人趙建勛老師對本次研討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認為通過本次交流,促進了教師在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創新,達到了發現問題與交流思想的目的。

責任編輯:鄧鑒